環保產業格局和民營環保企業群體的生存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時間:2019-07-22 22:22:07 來源: 作者:
形勢一旦逆轉,壞消息往往接踵而至。一旦融資環境發生變化,資金成本上升,直接影響到企業經營甚至是生存,有可能爆發債務危機。按照證監會行業劃分,目前A股34家生態環保和環境治理業公司全部走下高估值的“神壇”。有分析指出,A股上市的環保企業數量本身就十分有限,加之一級市場的投資冷清,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縮減。
而這也意味著,環保企業能獲取的資源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未來一兩年內,這將對環保產業格局和民營環保企業群體的生存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即環保產業的發展趨勢將從過去的末端治理向綠色制造、綠色消費、清潔生產和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等新場景移動,將從末端治理向生產前端移動。一個核心的邏輯是,環保產業也具有周期性。經過2—3年的格局重塑,未來行業格局將形成國企央企主導投資、民企專注細分市場技術的新格局。
“創新不是往前走,而是要往回走,回到最根本的東西。”業界主流輿論認為,具備在環保技術上有所突破的新能源公司、創新治污技術應用等低能耗公司才可能被資本涉獵。但如前述,這一切需要的還是資金,且是有關于創新研發的高比例投入。正如知合環境總裁王亞超所言,“現金流和凈利潤是評估一家環保企業能否發展的核心因素。”
以技術驅動為代表的新一輪變革正在深刻影響著環保產業。而對于中小環保企業而言,善于抓住潛在契機、開拓新業務形態,布局大企業難以企及之處將成為解鎖新一輪契機的關鑰所在。也就是在突破傳統模式下,擁有技術創新的綜合能力將成為環保企業估值內生增長及延續的關鍵。